財經書不好賣,是出版界這一兩年來普遍的共識。對多數讀者來說,書賣得好不好,與自己關係不大,但是財經書賣得不好的原因,可能跟很多人的工作或是企業經營有關。

財經書賣的不好可能有很多原因。整體書市下滑了,財經書跟著等比例縮減,這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是財經書經常被出版業者拿出來說嘴,表示財經書衰退的情況比其他書種嚴重。

財經書下滑的另外一個可能原因,是臺灣的經濟環境積弱不振。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拿投資理財書來說,銷售狀況幾乎與股市的震盪起伏完全成正比,其他類型的財經、管理或是經濟書籍銷售大概也都跟景氣的榮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在這裡主要要談的,是第三種可能因素:財經知識本身的供給與創新不足。財經書和其他書種最大的差別在於,與其說財經書是在販賣財經知識,不如說是在販賣對於財經知識的焦慮。商場與職場是競爭的,這種競爭當然免不了牽涉到資訊與知識彈藥庫的競逐。掌握最新市場情報、經營手法、產業脈動的人或企業就可以制敵機先,似乎是再合理不過的一項推論,但是這種想法倒過來說就是──如果資訊落後,問題就大條了!

因此,像是「平衡計分卡」、「六個標準差」這些東西能否真的落實跟應用到你的企業或是工作還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如果你聞所未聞,或是不能很確定這些東西「的確沒用」,一個兢兢業業的企業主或是經理人內心的焦慮感是不可能化解的。

現今財經書的問題正是在於,它連製造這種焦慮的能力也大幅弱化了。本刊讀者不妨可以仔細回想,上一個讓你不知道會深感焦慮的財經企管概念出現在何時?我以營運模式或是企業策略的領域為例,從Web 2.0(包括使用者合作創新的概念)與雲端運算以後,大概就沒有什麼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出現了,而這兩個概念,至少都有五到七年以上的歷史了。沒有新概念驅動的焦慮感,財經書自然也就不好賣了。

那麼,對於沒有書要賣的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呢?營運概念的推陳出新,反映的是企業創新以求差異化的企圖與努力。當差異化的動能減弱了,企業只能靠低成本與營運效率在市場上競爭。事實上,跟文學書不一樣,財經書絕大部分不能無端發明、在書齋中空想,而是有真實世界的企業實踐為依歸,兩者的興衰榮枯是互為因果的。

這就讓我想起企業策略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所說的,最基本的商業策略實則只有兩種:低成本與差異化,要不最便宜,要不跟人家不一樣。如果讀者是好學之人,無書可看一樣很焦慮,或許可以回頭看看波特的經典著作《競爭策略》。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