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到個人,近期的臺灣陷入了不知何去何從的集體焦慮。

薪資成長停滯、出口衰退、報業淪為臺商宣示效忠的工具、高學歷青年大規模到海外尋求勞力工作、勞健保黑洞引發工作者間的對立矛盾、就連金馬獎臺灣電影得獎不多都可以引起不同立場者的相互撻伐等等,用股市術語來說,就是利空齊發,沒有利多。

這裡面有臺灣真實樣貌的呈現,也有媒體誇大扭曲的成分,但是我更關心的則是臺灣人面對困境時的反應。人類在面對不確定性很高的變局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往往是退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更封閉性地堅守自己的地盤,不許他人越雷池一步。這是人性。

可惜的是,符合人性之事,未必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當下的臺灣,因為對於未來的恐懼與不確定感,我們看到了這些主張:

1. 為了要吸引臺商回流,所以有人主張我們應該開放引進外勞名額,解除外勞本勞一體適用的基本薪資限制。

2. 年輕人低薪貧窮化,有企業大老在演講中說,這是因為大學教育太過普及,教育害年輕人不願意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

3. 國家財政問題嚴重,於是就有人聲稱,如果勞工得不到好的退休福利,軍公教人員憑什麼待遇優於民間勞動者?

4. 臺灣高學歷年輕人到海外從事勞力工作,不少人很政治正確地說,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賺錢有何不妥?

5. 傾中臺商接連買下臺灣數個媒體,有人認為媒體市場不是應該尊重市場機制嗎,為何有人要出言反對?

6. 今年的金馬獎,臺灣的電影只得了4個獎項,其他獎項都由中港電影抱走,也有人說臺灣的電影獎應該以獎勵本土國片為主。

上述這些說法的立論各不相同,但是背後卻有個近似邏輯:它們都是解決特定問題的快速藥方,而且都是回頭找答案。回到過去低價搶單的模式,回到菁英才念大學的時代,回到大家福利都沒那麼好的狀態,回到讓媒體自由競爭的環境,回到金馬只為臺灣電影奔馳的年代。

這些方法對於提振低迷的業績或許有效,卻是在基本價值上的倒退。我們不是說要邁向知識經濟、產業創新之島很久了?這樣的島嶼怎會還要引進低價的勞工生產低附加價值的產品,又有哪一種知識經濟會嫌工作者書念得太多的?言論自由、思想的開放交流,讓人民的生活有免於恐懼的權利,難道不是很早以前,我們就已視為理所當然的基本價值?這些價值的位階,難道不是應該要高於市場的競爭或是保護本國電影得獎?

如果我們稍微放大歷史的視野來看,雖然偶有逆流,我們可以努力的面向也還有很多,人類的歷史大體上還是沿著更富裕、更平等、更重視人權、自由與開放交流的方向前進,因為人是有意圖、有價值取捨的。臺灣人的迷惘,必須要回到基本價值中去找答案,而不是業績的短期翻盤。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