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是一個資訊環境中的基礎建設,而機房規模通常視該單位大小而定。在我們普遍認知中,通常小學的機房規模不大,且都使用PC伺服器來做建置。但位於臺北市松山區的三民國小,非常不尋常地使用刀鋒伺服器與iSCSI SAN來做虛擬化,並且機房與企業一樣有架高地板與埋線槽。而推動這一切的,是目前在三民國小擔任資訊組長的林家豪所努力出來的成果。

系統管理師上班第一天,不是維護主機而是幫忙代課

畢業於中興大學地政學系的林家豪,在退伍後因為不想從事相關工作,又無一技之長,所以到巨匠上證照班,考取MCSE。而他第一份工作,是在大綜電腦當電腦工程師。

工作沒多久後,林家豪覺得工作價值與付出的時間精力不成正比而離職。接下來他透過親戚介紹,到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以下簡稱國語實小)擔任系統管理師,而這份工作正是他之後踏入教育界的契機。

林家豪到國語實小任職時,他以為只需要維護系統,沒想到第一天上班就被請去代課,並且是體育課。但也因為這樣,讓他對教育產生了興趣與熱誠。後來有機會幫忙上電腦課時,他就會想辦法多教一些不同的東西給學生。

在國語實小任職一陣子後,林家豪發現國小校園的IT人才非常匱乏。因為大多國小的IT人都非科班出身,而大學相關科系出身的人,多半是到業界任職,或因沒有教育學分而不能當老師。所以這些非IT背景出身的老師,其教學專業不能發揮,同時也容易對這職位感到厭倦。再加上當時大多學校因為經費關係,架設伺服器時傾向使用Linux或FreeBSD,而這方面的人才又極度缺乏。因為這些原因,使他決定要到國小來當IT人。

所以林家豪在國語實小任職的期間,利用課餘時間補習,並且到世新大學修國小學士後教師職前學分班,之後,他才正式取得教師資格。而他在離開國語實小後,曾在臺北市三玉國小當代課老師,接著才到三民國小任職。

以前機房多達16臺主機,虛擬化後僅剩6臺

在國小裡,往往只要跟資訊相關的設備,都是交由資訊組長管理。三民國小雖然不大,但以前機房運作的主機可是多達16臺,而IT人員加上系統管理師才2人,管理起來非常費力。但現在的機房,運作的主機只剩6臺,那是因為林家豪將主機「虛擬化」了。

林家豪說,他在三年前開始接觸虛擬化,那時他嘗試將VMware Server 1.0.x架設在Windows Server 2003上面運作,使用數個版本後覺得效果不錯,才接著導入VMware ESXi 3.5到學校機房使用,不過ESXi畢竟是免費版本,能用的功能有限。直到今年5月學校才正式購入VMware ESX與vCenter正式版。而使用ESX,讓他可以把多臺主機,全部整合到一臺主機上。也因為這樣,現在機房運作的主機才會只有6臺,而實體的主機數量雖然比以前少,但是實際運作的服務卻比以往多。

而虛擬化光是使用ESX是不夠的,還需要搭配高效能伺服器才能達到效果,但那並非小學所能負擔得起的設備。而林家豪在使用VMware時,也一邊評估擴大使用虛擬化的可行性,在他知道使用虛擬化後,購買一臺高效能伺服器,可以抵過數臺PC主機時,他就向上層提出建議,要求購入效能較好的伺服器及儲存設備來做機房規畫。

現在三民國小的機房,主要在運作的主機只剩6臺,其中3臺IBM的x86伺服器用做虛擬化,分別是1臺HS21刀鋒伺服器、2臺X3650 M2機架式伺服器,並將vCenter安裝在HS21, ESX安裝在X3650上面。而儲存設備則是使用Dell EqualLogic的PS4000E iSCSI SAN,上面插滿16臺1TB的SATA硬碟,並做RAID 10。而目前2臺ESX主機上共運作著15臺VM主機,上面有學校網站、AD伺服器、學校行政系統、數位學習平臺等。

林家豪說,實體主機減少後,最大的改變是替學校省下不少電費,且管理方便。另外,以前主機中毒時,解毒非常麻煩,而且最慘的狀況可能要重灌,但現在只要還原主機的快照就能解決。以前他要嘗試新的技術時,需要從有限的設備中找出一臺主機才能做實驗,現在只要將快照好的作業系統從ESX開啟,更改IP後就能完成一個實驗環境。

但這樣的投資非短時間達成,為了做到虛擬化,前前後後花了約三年的預算。但林家豪認為非常值得,虛擬化機房建置好後,基本上可以維持10至15年,這中間只需加裝記憶體就可應付系統需求。而建置這樣的機房雖然貴,但跟每4年汰換一次主機設備,以及欠缺服務就加購主機的情況相比,其實虛擬化是比較划算且方便的,只是建置前期要較多的經費,且短期內看不出實際成效。

然而,現在許多小學都在推廣電子白板的教學,為何不先從這塊下手?林家豪說,電子白板教學上非常好用,不過他認為未來是雲端化時代,學生需要的資訊與服務都將在網路上,不論是學習或分享成果,都要透過網路,而這些都需要完善的機房來支援。所以其他人選擇先購入電子白板、單槍投影機等設備時,他反向而行,先花三年將基礎建設打造好。往後只需撥一部份預算維護機房,其他的經費就能全力投注在教學前端的資訊設備上。不但能購入更多設備,也因為機房變得好管理,讓他有更多時間可以規畫課程。

一個好的學校資訊組長,要兼具技術與教學的熱誠

而資訊組長雖然聽起來像是管理職,但工作內容卻與企業MIS差不多,工作內容包山包海,什麼都要會。林家豪也自嘲是校內的高級水電工,老師電腦有問題時,就要立刻幫忙維修。但他認為,資訊組長應該要跳脫出這個刻板印象,可以透過專業教導其他老師軟體的使用,讓他們應用在課程上。

資訊組長日常除了維護機房外,也要進行電腦維修與解決老師的資訊問題,有的資訊組長不喜歡在課堂上維修,因為經常要蹲到電腦桌下維修電腦,會讓自己感覺像外派的維修人員。而林家豪在維修的心態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在學校上班的人不可以太過自我,因為每個人的專業領域各不相同。在維修時,如果資訊人員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使用者(老師)內心其實是會受傷的。他認為這份工作除了腰身要放軟外,更需要EQ的控制。

在維修時,林家豪有個能跟授課老師相處得好的小撇步。維修時他都會聊老師的授課領域或興趣,以服務業的心態去幫助老師。這樣除了老師開心外,也可以替自己的服務加值。

 

第一次教課的經驗

林家豪本非教育科系出身,到國語實小上班第一天,就被派去代課,而毫無教學經驗的他,究竟是如何上課呢?

林家豪說,那時被安排的是較零散的課程,他負責一年級與六年級的體育課,總共三個班。上課前他先請教有經驗的前輩與體育組長,雖然如此,但第一個班還是讓他有了慘痛經驗。

他第一次上課就帶一年級的體育,他雖然清楚理論,但沒有實務經驗的他,還是被不聽話的小毛頭們給整得很慘。而這使他了解「常規」對經營班級的重要性,因此他上課前開始建立遊戲規則,並且給予學生明確的指令,就能有效的管理班級。而上體育課時,由於國小生好奇心較重,所以不能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那會顯得空洞且乏味,學習上成效較差。所以林家豪上課前都會規畫好課程,有趣才能吸引到學生,在學習上效果會更好。

 

IT人物

林家豪 資訊組長

● 出生年:1975年

● 學經歷:中興大學地政學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畢業。曾任大綜電腦(現為廣益資訊)電腦工程師、國語實驗國民小學系統管理師及三玉國小代課老師,現任三民國小資訊組長。

● 工作內容:負責建置與維護學校機房與相關資訊設備,以及推廣學生與老師的資訊教育

 

公司檔案

臺北市立三民國民小學

● 網址:www.smps.tp.edu.tw

● 成立時間:1975年8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