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資訊部日本暨北亞區協理邱天意表示,IT不再只提供硬體設備或網路等服務,也必須創造商業價值,甚至要帶領企業轉型。

英特爾日前發表一年一度的IT年度績效報告,揭露英特爾資訊部門發展策略的轉變,英特爾資訊部日本暨北亞區協理邱天意表示,目前英特爾IT正從服務提供者開始邁向商業價值創造者的角色,希望利用IT技術來加速業務成長,IT不再只有提供硬體設備或網路等服務,也必須創造商業價值,甚至要帶領企業轉型。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邱天意表示,英特爾還制定了一套IT長期戰略來領導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將會積極投資SMAC,也就是社交(Social)、行動(Mobile)、Analytics(分析)、Cloud(雲端)等4項科技。

IT要善用混合雲來帶動企業革新

在雲端科技的發展上,邱天意表示,IT要善用雲端來帶動企業革新,尤其要利用混合雲來優化成本,英特爾也正從成熟的私有雲架構,朝向混合雲發展。他認為,IT必須要善用其專長和業務部門合作,從資安、成本、投資等各種角度,將雲端服務介紹給企業的業務部門。

目前英特爾在IaaS、PaaS、SaaS應用上均有進展。邱天意解釋,英特爾從2010年就開始導入伺服器虛擬化,到2012年,伺服器虛擬化比例達75%,2013年仍持續成長達到80%,等於在IaaS應用也達到成熟階段。

而在PaaS服務部分,可供英特爾全球一萬多名開發人員使用,使開發人員最快能在一天內將其想法上線。在2013年,英特爾也導入了軟體定義網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

目前英特爾88%的新服務能在1小時內完成部署,並有94%的新服務利用雲端部署,僅6%仍依賴傳統安裝實體伺服器的部署方式。

導入更多雲端服務之後,2013年英特爾資料中心的數量也減少到64座,較前年減少了4座,不過,資料中心的儲存能力則是大幅提升,從2012年的56 Petabyte,2013年增加至72 Petabyte。

利用巨量資料提高企業商業價值

英特爾IT也運用大資料分析來創造商業價值。邱天意說,英特爾導入了Hadoop運算平臺,和MPP(平行大量處理)平臺,再搭配預測分析引擎來分析大資料,以優化業務銷售業績、縮短晶片開發時間或降低晶片開發成本。

邱天意以業務部為例,以前業務部用手工做出的列表,來判斷哪家企業是較有希望的客戶,而現在,大資料分析技術能列出最有可能的潛在客戶前10名,來建議業務部應該要賣什麼產品和賣的時間點等。邱天意說,藉由分析大資料,英特爾IT就創造7,900萬美元的商業價值。

過半數的行動裝置採BYOD

英特爾全球員工近10萬人,邱天意表示,有8成以上的員工一人一臺筆電,將近半數使用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輔助PC,完成每日的工作。

三年來,英特爾員工使用行動裝置的數量大幅增加,從2011年的29,000臺,到了2013年時,英特爾內部共有43,000臺行動裝置,包括了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因為英特爾開放BYOD員工自帶設備政策,其中有超過半數的行動裝置是員工自己的裝置。在這些行動裝置中,有大約20,000臺Ultrabook,其中有70%支援觸控功能,所有筆電也都啟用了硬碟加密。

另外在行動應用發展上,英特爾內部使用的行動App,在2013年時有57個,是2011年25個App的兩倍多。這些App包羅萬象,邱天意表示,有可以查詢公司產品規格的App、預約會議室的App,也有讓員工預約飛機航班的App。另外,英特爾也有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App,員工可使用虛擬助理App來查看會議、聯繫對象等。邱天意補充,虛擬助理App已有好幾萬人使用。

英特爾也用IT來協助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員工,進行協同合作,這是SMAC戰略中的社交策略。

例如,英特爾設置了專家搜尋網站Expert Finder,可供英特爾員工在企業內部尋找專家,以增加英特爾員工間的互動和協作。

另外,英特爾還在每一間會議室內安裝了感測器,來判斷會議室的聲音、動作,或是光線,來判斷哪些被預約的會議室其實並未使用,可供員工找到能和其他員工一起討論的工作空間。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