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雲端市除了西藏外,幾乎遍佈中整各中國,橘紅色點也擴散到沿海及內地一二線城市。

圖片來源: 

iThome

全球雲端服務市場起飛,根據IDC在今年1月發布的全球公有雲支出半年報,預期全球公有雲支出,將從2015年700億美元成長到2019年的141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19.4%,為整體IT支出成長率的6倍之多。

全球雲端市場快速成長,不少較早投入雲端市場的業者營收都傳出捷報。Adobe去年營收成長16%,成長的動能來自其雲端服務Creative Cloud訂戶及營收的增加;微軟也有不小的斬獲,根據1月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財報,微軟Azure成長140%,Office 365也成長70%;Amazon今年第一季營收也大幅成長28%,旗下的AWS為全球最大雲端服務商,該季營收成長64%,為Amazon淨收入成長的火車頭。

不讓這些國際大廠專美於前,以電子商務起家的阿里巴巴在2009年成立阿里雲,最初負責處理阿里巴巴集團快速增加流量及資料處理需求,包括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螞蟻金服在中國相當普及的支付寶服務,隨後阿里雲擴大對外部企業提供服務。

截至去年12月31日為止,阿里巴巴集團底下的雲計算及網路業務營收達到人民幣8.19億元(1.26億美元)。根據IDC全球公有雲市場報告,阿里雲目前直接或透過獨立服務供應商服務客戶約180萬,為全球第五大公有雲服務商,從中國市場出發的阿里雲未來擴大進軍國際市場,一舉一動牽動全球雲端市場。

為滿足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天貓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需求,阿里雲提供了大型計算服務,2010年開始對外提供服務,以支撐阿里巴巴大型電子商務經驗以及技術為優勢進入市場。

以2014年的天貓雙十一購物節為例,單日交易量就創下571億筆驚人紀錄,而背後高達96%的訂單處理由阿里雲、天貓、萬網所共同推出的聚石塔平臺完成。在2015年雙十一購物節,網路交易的最高峰達到每秒14萬筆訂單,背後以阿里雲的雲端平臺彈性處理額外增加的交易需求。

在今年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雲首次公布了2013年到2015年中國市場概況,2013年其客戶分布以靠近沿海地區,大量客戶集中分布於珠江的廣州市一帶,而在2015年除了西藏地區外,雲端用戶幾乎已遍布中國各地,大量客戶也擴散到沿海及內地的一、二線城市。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在深圳峰會上表示,雲端服務在中國發展相當迅速,如今成長速度甚至已超越美國,在中國99%的新創業者使用雲端服務,其中8成使用阿里雲的服務,在政府的推動下,國營企業採用甚至比民營企業還快。雲端服務能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阿里雲希望透過資料分析讓雲端運算產生更多價值。

阿里雲今年海外市場將陸續推出服務,縮小中國與海外市場服務落差。

 戰略1  延續DT戰略,助更多企業上雲善用數據

歷經了幾年的發展,阿里雲提供的服務內容已愈來愈豐富,從一開始ECS雲端伺服器的基礎架構服務,擴展到CDN內容加速服務、VPC專有網路、安全防護的雲盾、雲端資料庫等等,不斷增加應用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內容。

去年北京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明白揭示了轉型為資料科技(Data Technology, DT)公司的願景,強調資料在雲端運算的重要性,以取代過去人們慣稱的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當時即表示,計算將成為DT世界的引擎,阿里雲的目標是要讓計算變得更簡單,以支撐資料科技時代的來臨。未來資料科技的時代有三項重要基本元素,如同供電網路基礎服務的網際網路,還有像供電網路隨手可得的雲端運算,以及成為企業競爭力關鍵的資料。

胡曉明表示,未來整個阿里巴巴集團不再只是電子商務、行動網路應用服務,而是一家資料公司,未來將有許多企業與阿里巴巴一樣成為資料公司,資料雲就是未來,阿里雲新的願景:「讓計算成為世界的能力,讓資料成為經濟的動力」。

今年深圳峰會上胡曉明再次重申資料的重要性,雲計算是為了讓數據發揮更大的價值。他以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上的競爭對手京東商城為例,京東商城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強東曾對外表示,企業不需要自己發展電子商務,可以由京東商城提供電子商務,但阿里巴巴則認為企業應該發展電子商務,因為資料是企業連結消費者的重要資源。

胡曉明表示,阿里雲的目的是讓企業上雲,享受到雲計算所帶來的好處,而企業在上雲之後,進一步是要使企業能夠發揮數據的價值。

阿里雲自行開發的OceanBase雲端資料庫,為分散式儲存的關聯式資料庫,相容於MySQL,強調為金融等級的雲端資料庫,以三個資料中心災難備援,鎖定金融及大型電子商務需要,目前已開始邀請測試。

 戰略2  擴大企業級雲端服務內容,涵蓋大數據和IoT

為了實現轉型資料科技公司的願景,讓企業安心將資料儲存於阿里雲的服務,阿里雲提供企業相關資料儲存及分析服務,例如開放數據處理服務(ODPS),ODPS運用阿里雲自己的演算法,強調6小時內能處理100PB的資料量,以提供企業低成本而成熟的資料處理及分析,例如小型零售商按月付費,藉由分析過去的銷售數據,預測未來幾季哪些商品的銷售需求可能增加。

去年8月以ODPS為基礎推出人工智慧平臺DTPAI,強調是中國第一個人工智慧平臺,結合大數據分析、特徵工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讓開發者分析大量的資料預測用戶的行為及產業趨勢。

為降低企業對雲端服務的疑慮,阿里雲去年發下豪語,宣稱其資料保存的可靠度可達到9個9,之所以能夠達到這麼高的可靠度,主要是因為利用分散式儲存,一個資料有三個副本,降低意外導致資料遺失的風險。

今年1月進一步推出了「數加」平臺,將阿里巴巴累積10年的大資料技術對外輸出,數加提供一站式的大數據平臺,集中20項資料相關服務,涵蓋了資料的管理、採集、計算引擎、機器學習、產業應用等等工具。數加也朝建立資料應用生態發展,希望吸引第三方業者運用平臺工具,開發適用於各產業的資料應用。阿里雲希望三年內能夠吸引到1,000家業者進駐。

胡曉明表示,大數據平臺「數加」提供的一站式服務下,對企業而言,只需招募資料分析或資料科學家,專注在業務上的創新即可。

另外,為了改善企業應用部署及管理,去年阿里雲也搭上容器熱潮,推出了支援Docker的容器服務,以Docker協助企業用戶維運管理微服務,強調容易部署應用、個別擴充功能、快速維運管理等優色。

儘管已有許多企業擁抱雲服務,但還有不少企業因為老舊系統包袱、大量資料遷移困難、如何帶動業務創新等問題而疇躇不前,在這次深圳峰會上發表多項新服務,協助企業降低上雲門檻,朝向資料科技(Data Technology )發展。

例如由阿里雲自行開發的OceanBase雲端資料庫,為分散式儲存的關聯式資料庫,相容於MySQL,強調為金融等級的雲端資料庫,以三個資料中心災難備援,鎖定金融及大型電子商務需要,目前已開始邀請測試。另外,也推出PB級的ApsaraDB for PetaData。資料遷移方面,阿里雲也增加了10家服務夥伴。

其他服務還有在儲存應用上推出了文件儲存NAS、即將推出256TB容量傳輸可達每秒512MB傳輸速度的共享塊儲存。為了讓客戶將資料存放在雲端,阿里雲為CDN提供了HTTPS加密通訊,推出整合金鑰託管及RAM權限管理的阿里雲信息安全、更新的雲盾安全服務。

如果企業喜歡阿里雲服務,但又想在自家資料中心建置的企業,阿里雲也推出了Apsara Stack,讓企業可以自行建置專屬的阿里雲服務,自己管理及維運。

其他還有VPC專有網路,結合VPC及高速通道打造混合雲架構,ECS雲端伺服器提供metadata/userdata,可以編程、訂製、自動化部署應用環境。

阿里雲希望能提供各種產業、不同規模企業所需的雲端服務,目前旗下已推出各式各樣的雲端服務,鎖定不同產業需求,服務內容還在持續增加之中。

例如在娛樂產業方面,線上觀賞影音內容已成為新的趨勢,阿里雲因應視頻服務商需求推出視頻雲2.0,提供直播、點播、內容審核、搜尋及安全等功能,其中的視頻直播宣稱能提升視頻播放的流暢度,為營運商降低20%頻寬耗用,延遲時間從2秒降到100毫秒。

另外,企業的雲端郵件服務-阿里雲郵改名為阿里郵箱,進一步整合企業內部審批、出差、報銷等工作流程,並正式推出了郵件推送服務。阿里雲預告將推出雲市場的軟體交付中心,強調了雲上部署全球交付的特色。

而因應物聯網需求興起,阿里雲也推出物聯網解決方案,讓雲端運算儲存前端的感應器所蒐集的大量數據,經過分析再回傳到App或前端的裝置。

阿里雲資深總監李津表示,結合物聯網及雲端計算,阿里雲與浙江省交通廳合作,預測當地的交通路況,1小時內預測高速路況,準確率91%以上,20分鐘內完成歷史數據的分析,10秒完成即時數據分析。

阿里雲也和貴州省合作,將資料分析應用在改善交通,透過海量的交通資料分析,降低高速公路上事故發生的機會。

在中國一線城市,上下班的交通尖峰時段塞車、打車一直是民眾生活上最大的不便。阿里雲利用資料分析預測深圳當地的交通路況。

 戰略3  搶進兵家必爭之地:人工智慧新戰局

阿里雲今年喊出的新口號是「計算,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充份展現了該公司以計算為基礎,資料分析為核心的目標,讓資料產生更多價值,甚至進一步產生人工智慧,降低需要人為決策的過程。

目前包括微軟、Google、Facebook等國際大廠都相繼投入人工智慧領域,同時透過開源技術吸引開發者加速發展。人工智慧已成各家業者兵家必爭之地。

各家業者投入人工智慧近期受到關注的莫過於Google,旗下人工智慧團隊研發的Alpha Go,結合了搜尋樹及神經網路,透過大量棋譜及對戰不斷地學習強化電腦系統的棋力。Alpha Go去年先是擊敗了歐洲圍棋冠軍樊麾,今年3月進一步又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為人工智慧發展創下新的里程碑。

而微軟多次展示了相關技術,去年與中國的電視臺合作,讓人工智慧小冰擔任實習主播為觀眾播報氣象。今年3月還推出線上人工智慧Tay,以年輕的Twitter、Facebook社交用戶為互動的對象,但不幸在網友的惡意影響下,Tay因為不當言論而被撤下。

阿里雲的資料分析源於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大型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其人工智慧技術也源於電子商務發展,阿里雲的人工智慧技術「小AI」,以神經網絡、社會運算(social computing)、情緒感知等原理運作,透過大量的學習和訓練而成。

為了測試小AI的實力,阿里雲以湖南衛視熱門歌唱競賽節目「我是歌手」為挑戰,「我是歌手」是中國熱門的歌唱選秀節目,由觀眾、大眾評審、7位歌手評審共同評選參賽者,最後通過決賽產生歌王,阿里雲讓小AI來預測晉級的歌手排名試身手。

為了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小AI先由工程師、科學家、阿里音樂和專家為小AI的老師,「惡補」幾百萬首歌曲,提升人工智慧的音樂品味和鑑賞能力,訓練小AI對歌曲及受歡迎程度間的關聯性。

另外,根據過去歷史賽事、大數據分析影響比賽結果的可能因數,例如歌曲、歌手、粉絲、現場氛圍、網友討論等,經過機器學習找出特徵,隨每場比賽不斷調整以預測參賽者排名。

最後,4月1日「我是歌手」進行10位歌手排名,前三名可晉級決賽,小AI在十晉三中成功預測前三名中的兩名,第3、4名因分數相當接近而預測失敗,第6、7、8名排名預測和投票的結果相同。小AI初試啼聲就有不錯的成績。

胡曉明信心滿滿地表示,人工智慧在快速發展下,與人類的對決將不再是焦點,如同人類發明汽車,但人類跑不過汽車,現在是車與車較量,未來將是人工智慧與人工智慧的較量。阿里雲的小AI已準備好,希望未來能和Alpha Go在圍棋上較勁。

來自IBM Watson團隊、催生小AI的阿里雲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閩萬里認為,圍棋與預測歌手排名是不同的人工智慧演算,人工智慧戰勝人類後,人工智慧與人工智慧在圍棋上競賽,雙方背後的計算資源可能相當,勝負的關鍵將取決於採用的演算方法及各自對圍棋的理解。

而在預測歌唱競賽之外,未來人工智慧還有哪些應用領域?閩萬里表示,長期而言,人工智慧能夠應用在智慧城市,協助改善城市的交通,他坦言智慧城市談了很多年,但沒有實質的改善交通問題,像是交通尖峰時段公車延遲到站,以及打車的困難。

城市在街頭部署了感測器,地下埋設線圈測量車流速度,紅綠燈也有控制系統,但多年下來交通壅塞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問題點在於不同系統間的資料沒有橫向互通,人工智慧能夠融合不同的資料源,分析資料優化決策。

以紅綠燈控制為例,傳統是以固定秒數切換紅燈及綠燈,即使車流量少,紅綠燈控制系統也不會因應路況調整,人工智慧能夠根據交通時段、車流情形等不同資料優化紅綠燈控制。當東西向道路的車流量少,南北向車流大時,人工智慧可以自動縮短東西向的綠燈時間,延長南北向道路的綠燈時間,以疏解塞車問題。

不過由於智慧城市涉及各個子系統間資料互通,改善交通也不是單一路口紅綠燈控制而已,為人工智慧應用的中長期目標,阿里雲已與中國的城市討論合作測試。人工智慧短期可應用在娛樂內容產業,例如創作歌曲在發行之前以AI評估與哪位藝人較適合,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而電影或電視劇開拍前的選角工作也可運用AI評估不同演員擔任劇中角色對觀眾的號召力。

閩萬里表示,現今娛樂產業,歌手的選擇或電影拍攝前選角都仰賴相關領域的專家的經驗及人脈決定,人工智慧能夠結合不同資料來源,以數據分析作判斷的基礎,無限逼近專家的感覺。

除了智慧城市、娛樂產業,未來人工智慧還能運用於健康產業,以協助病人瞭解病因。

閩萬里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對健康也會特別關注,但很多疾病是從我們的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的,能不能在發病前先找出徵兆,向人們示警正處在一個不健康的狀態?可以採取什麼因應措施?例如血壓偏高可能和你每天的工作、運動、飲食有關。要找出預先的徵兆並不容易,因為有太多的因素了,如何綜合這些因素作出判斷,這些是人工智慧小AI可以協助分析預測的。

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從各種App、感應器蒐集到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需要經過雲計算的分析才能發揮數據的價值,可以想見背後需要龐大的計算能量,因此阿里雲在今年1月和Nvidia合作,將在中國設置首座GPU加速雲端運算平台,除了服務特定產業的需要,也期望提昇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

閩萬里表示,談到人工智慧應用必不可少的是圖像識別,背後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因此需要使用GPU加速。以阿里巴巴為例,圖像識別技術最早從電子商務發展出來,協助處理淘寶、天貓上賣家盜圖的人工判斷;另外,當客戶發生問題打電話到客服中心時,客服要耗費心力處理,因此阿里巴巴發展出語音識別,分析客戶的問題、他的情感表現及憤怒程度,如果客戶很不開心,必需交由有經驗的客服人員應對。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同樣也是以人工智慧,根據音樂的類型、時段、歌手及用戶的背景分析,決定什麼樣的音樂放在頁面上的黃金推薦。

阿里雲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閩萬里認為,未來是人工智慧未來可應用於智慧城市改善交通壅塞情形,在娛樂產業可幫助電影選角、為曲子評估適合的歌手。在醫療產業也能幫病人找出病因。

 戰略4  大力建置海外資料中心,擴大海外市場布局

阿里雲在中國已是最大的雲端服務商,為了向國際市場前進,去年已啟用了位於香港、新加坡、美國等海外資料中心,今年將陸續啟用日本、歐洲、中東、等地的資料中心,在全球市場挑戰Amazon、Google、微軟。

阿里雲副總裁暨國際業務總經理喻思成表示,阿里雲擴大海外市場布局,將聚焦於全球各地的資料中心,目前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設有資料中心,在美國、香港甚至有兩個資料中心,隨著今年更多海外資料中心啟用,阿里雲擴大服務版圖至歐洲、中東、東北亞等市場。

為了擴大全球布局,阿里雲聯合產業夥伴,去年6月也啟動了全球合作夥伴計畫(Marketplace Alliance Program, MAP),和英特爾(Intel)、新加坡電信(SinTel)、迪拜Meraas控股集團、美國的資料中心營運商Equinix、香港電訊盈科(PCCW)等合作,合作對象涵蓋處理器、電信業者、雲端服務商等等。

從4月中下旬深圳峰會結束到今天,一個月左右時間,阿里雲又宣佈新的國際合作,儘管阿里雲在韓國並沒有資料中心,但阿里雲與擁有韓國最大電信商的SK集團旗下C&C達成協議,建立一個韓文的雲端服務平台,以中韓兩國企業為對象,提供阿里雲與C&C提供的一站式雲端服務。

上周阿里巴巴集團宣佈與股東之一的日本軟銀集團合作,進軍日本雲端運算市場。阿里巴巴將投資占40%,軟銀將投資占60%,成立合資公司SB Cloud,合資公司將在日本設立資料中心,提供阿里雲的公共雲服務,以服務日本新創及跨國企業。

主管國際業務的喻思成說明阿里雲的策略,首先是讓企業上雲。在產品面上,阿里雲提供從物聯網、新創、視頻到一般企業、國營企業,提供不同產業的企業所需的產品或技術,支援各種的工作負載,讓企業可以把他們的業務移到雲端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AWS並非競爭對手,可以是合作夥伴,阿里雲的競爭對手是如何協助企業從舊有的系統轉移到雲端。

企業上雲後只是開始,阿里雲將提供各種雲端服務,讓過去企業在自己的IT環境內是做不到的,現在可透過雲端服務達成。阿里雲將雲端服務稱為普惠科技,意謂在雲端計算下,中小型企業也能完成過去做不到的事情。

喻思成表示,在基礎服務之外,平臺即服務(PaaS)層包括服務即服務、商業流程即服務、廣告即服務等等,提高企業的效率及擴展業務,並進一步透過生態系統擴大服務能量。最後通過資料分析服務企業,阿里巴巴有非常強的大數據團隊,有大數據、雲端的商業分析工具,AI及機器學習,阿里雲會通過和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共同協助企業客戶。

從其雲端發展策略來看,阿里巴巴發展雲端策略並非單打獨鬥,而是聯合更多的夥伴一起擴大服務能量。例如今年深圳峰會上宣布與Accenture的合作,借助Accenture在全球各地提供的技術支援、諮詢顧問,解決不同產業進入雲端或數位化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加速企業上雲的腳步。而與SAP的合作,透過SAP Hana One及商業應用,擴大其雲端服務內容。

阿里雲在中國已是當地最大的雲端服務商,不少新創業者使用其雲端服務,阿里雲雲棲大會特別選在新創業者聚集的深圳舉辦峰會,現場吸引不少人參加。

 戰略5  延伸中國規模雲端服務,強化全球服務內容

不過,由於阿里雲立足於中國市場,在中國境內提供較完整的雲端服務,目前提供50多項服務,相對之下,海外市場服務內容相對較少,未來阿里雲擴大國際市場布局,必需克服雲服務內容上的落差。

對此,阿里雲國際業務部首席雲架構師王宇德表示,阿里雲在中國的資料中心提供各種的雲端服務,相較之下,海外市場除了提供通用的ECS服務器,因遵循各地法律及各海外市場產業需求不同,阿里雲有選擇性的提供服務,未來也會隨國外產業發展需要增加服務內容。

目前阿里雲擴建的海外資料中心還有日本、印度、歐洲、中東尚在建置中,可望於今年先後啟用。阿里雲並揭露了今年海外市場藍圖,包括已啟用的香港、新加坡、美國資料中心,以及未來將啟用的日本、印度、歐洲等新資料中心。

今年海外市場將陸續提供的服務內容,包括CDN、ROS資源配置、RAM權限管理、ODPS開放數據處理服務、網路安全服務,去年在中國市場推出的Container容器服務將在今年第四季推向海外市場。

面對微軟、Amazon、Google的強力競爭,阿里雲的競爭優勢在哪?王宇德認為阿里雲的服務經過市場驗證,旗下計算、儲存、資料分析相關服務經過淘寶及雙11大量的交易、支付驗證,其次是產品線的完整性,阿里雲提供了50項以上服務。另外,還有源自於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的前沿技術及安全服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