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企業儲存應用領域最重要的消息,便是儲存龍頭EMC在EMC World 2016大會發表了全新中階儲存產品線Unity。

比起用戶群相對有限的高階產品,或是低價、低利潤的入門級產品,中階是當前各大儲存廠商競爭的重點。

新款指標性中階儲存產品

Unity是EMC自CLARiion/Celerra與VNX系列之後的新一代中階儲存產品,從目前的訊息來看,這款新產品一方面在系統部署型態上引進了幾個有意思的特色,另一方面,在儲存架構上卻又不脫既有VNX系列的窠臼,甚至還缺少一些VNX已有的功能,功能尚未齊備。我們把目前觀察到的Unity特性整理如下:

定位—接替中低階VNX與VNXe

嚴格來說,Unity是VNX中低階款式與VNX的接班人,款式涵蓋了過去VNX的中低階款式,與VNXe這款入門級產品,但尚未能涵蓋VNX高階款式VNX7600與VNX8000。Unity與VNX、VNXe之間的對應如下表所示:

從表格可以看出,Unity系列中規格最高的Unity 600/600F最大容量只到1,000臺磁碟,不能涵蓋擁有最大1,500臺磁碟容量的VNX8000,實際上,Unity 600/600F與Unity 500/500F目前最大容量分別只有500臺與350臺磁碟,要等到明年,才能提供符合帳面最大規格的1,000臺與500臺磁碟容量。

因此就目前這個時間點來看,Unity只能提供最大500臺磁碟的容量規格,還涵蓋不到過去VNX7600與VNX8000的領域。

另外Unity的容量間距也比較大,從500臺容量的Unity 500/500F直接跳到1,000臺容量的Unity 600/600F,不像先前VNX系列還提供一個750臺容量的VNX5800。不過Unity新增一個最大容量50TB、採用虛擬化形式部署的Unity VSA,這是過去VNX系列所沒有的款式。

硬體規格的更新

Unity系列的硬體核心與I/O規格都有所升級,搭配的SSD也引進新款式。Unity系列的處理器已升級到較新的Haswell平臺,記憶體容量也比VNX/VNXe系列更大,後端磁碟I/O介面從VNX/VNXe的6Gb SAS升級到最新的12Gb SAS,處理效能與傳輸頻寬都有所增長。

更大的變化,是在支援的SSD規格方面。先前VNX系列只提供eMLC型式的SSD,最大單臺SSD容量是1TB。而Unity系列則提供eMLC與3D TLC兩種形式的SSD供用戶選擇,單臺SSD最大容量也大幅提高到3.2TB。

藉由引進3D TLC NAND Flash記憶體,Unity系列的SSD單位儲存成本可望大幅降低。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TLC SSD較不耐頻繁寫入,所以TLC SSD在Unity僅限用在儲存區,而不適合作為FAST Cache功能的SSD快取使用。

新的系統部署與管理方式

Unity系列在控制器軟體核心、產品包裝與系統管理方面,都引進了新的設計。

從VNXe起,到前年發表的VMAX 3,EMC逐步導入了虛擬化型式的儲存控制器架構。

先前的VNX系列仍是採用負責區塊儲存的DPE或SPE控制器機箱,與負責NAS檔案服務的X-Blades控制器機箱,以兩種控制器並存的傳統方式,來達到兼顧區塊與檔案儲存的服務。就整個產品來看,雖然也是集SAN與NAS於一身,但實體上SAN與NAS是分別部署的,各有不同實體控制器負責。實際上,VNX的DPE/SPE與X-Blade控制器,便是分別對應過去的CLARiion SAN磁碟陣列與Celerra NAS兩種產品。

但VNXe則有不同的控制器架構,在一種實體控制器上,部署分別提供區塊與檔案服務的虛擬化控制器,從而達到了融合SAN與NAS的目的,一種控制器就能提供SAN與NAS兩種服務。這種虛擬化控制器架構在VMAX 3上又得到發揚光大,VMAX 3以VM型式的eNAS控制器來提供NAS應用,所以不需要額外的實體NAS控制器。

在最新的Unity上,虛擬化控制器又有更深化的發展。不是透過VM來部署不同類型的控制器,而是改用Container。過去從CLARiioN到VNX系列的作業環境,都是以Windows為基礎,而Unity則改將作業環境移植到更穩定、更輕量的SUSE Linux上,並利用Linux的Container技術,來部署提供不同儲存服務的控制器功能,因此可以在同一組DPE控制器硬體上,同時提供SAN與NAS服務。

在產品包裝方面,Unity新增一種部署於vSphere平臺的VM形式版本,可以簡化Unity在vSphere環境中的部署。

在系統管理方面,Unity的Unisphere管理介面改用HTML 5技術,而非過去的Java,介面形式也更簡化。此外EMC還仿效Nimble Storage、Tintri等新創廠商的做法,預定引進稱作CloudIQ的雲端中央管理服務,可由EMC原廠提供以雲端為基礎、主動式的系統監控管理服務,減輕用戶端管理負擔。

提供全快閃組態款式

為SAN儲存產品線提供專門的全快閃化版本,是當前陸續為各大儲存廠商採行的做法,Unity也跟上了這股潮流。

先前的VNX系列的磁碟組態,原本就提供全部配置SSD的All-Flash選項,而這一代Unity則直接提供了All-Flash的款式,型號中帶有F字尾的Unity 300F、Unity 400F、Unity 500F與Unity 600F,便是All-Flash的版本。

Unity對SSD的應用方式與EMC另一款全快閃儲存陣列產品XtremIO相似,都是由SSD模組本身來進行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作業,因此儲存控制器本身的負擔相對較輕,不過這一樣來,SSD模組的功能相對便會比較複雜。當前多數廠商則是採相反作法,由儲存控制器這一層級來進行Flash的垃圾收集,這樣SSD便能更簡單、更廉價。

EMC宣稱Unity系列可以提供最大30萬IOPS的效能,對比當前其他的All-Flash儲存設備,大致算是中階等級的水準。

新瓶舊酒,未脫舊產品範疇

我們對Unity的整體看法是「新瓶舊酒」,採用了新的Container軟體核心部署架構,硬體規格也有所更新,就這點來說,確實可稱為新一代產品;但是在儲存服務架構方面,依舊是老的架構,就這點來說,Unity更像是延續前兩代VNX發展的第3代產品,而非是全新的產品家族。

由於功能與容量規格尚未能完整涵蓋過去的VNX系列,預期Unity與VNX系列將會繼續並存一段時間。

缺少新創儲存架構

Unity雖然引進了頗為新穎的Container型式控制器軟體部署型態,但整體架構上,仍殘留了許多舊時代的特徵。

首先,仍然採用古老的雙控制器架構與Scale-Up擴充型式,在系統擴展方面相對僵硬,不像競爭對手HP 3PAR、IBM Storewize等已經導入更新穎、更具彈性的Scale-Out架構。其次,磁碟管理也仍舊是古老的RAID(支援RAID 0/1、5、6),沒有像HP 3PAR、Dell Compellent與IBM Storwize等競爭對手,已採用平均分散區塊配置的虛擬化RAID架構。老的RAID技術對空間運用彈性不足,也須指定熱備援磁碟,日漸無法因應隨著磁碟容量增大,所帶來的重建時間過長問題。在這方面,新的虛擬化RAID技術會有較好的表現。

功能與選配組態尚未齊備

在一些進階功能的支援方面,Unity反而較上一代VNX有所欠缺。經過多次升級後,VNX已能支援檔案與區塊兩種類型的壓縮與重複資料刪除功能,但Unity這兩個功能都付之闕如。

EMC應該會在明年為Unity補上壓縮功能,但重複資料刪除功能尚沒有見到具體規劃。對於快閃儲存應用來說,壓縮與重複資料刪除是必備的兩項底層服務,缺少這幾項功能,將大為削弱Unity的吸引力。

Unity的選購週邊也尚未齊備,先前的VNX系列提供基於3.5吋磁碟的3U/15Bay、4U/60Bay,與基於2.5吋磁碟的2U/25Bay等3種DAE擴充磁碟櫃,而Unity系列目前只支援3U/15Bay與2U/25Bay兩種DAE磁碟櫃,尚不提供高密度的4U/60Bay款式磁碟櫃,限制了擴充組態。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