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友提問:「請問系統設計的人才在台灣是否出路越來越少?」我想這也是當前許多人的迷思,「以偏概全」是台灣教育文化乃至媒體的通病。這樣的問題,不妨拿來做為高中生人文社會學科的論說文題目。

要做好論文,要先懂得蒐集資料,看懂別人的論述,吸收消化、綜合分析後才開始做論文。如果從中學開始,我們的國民就有這樣蒐集資料、思辯論述的素養,那麼大家應該就不大會去相信那些偏頗不實的言論,也就不會去看那些所謂亂源的媒體和腦殘的文章。

抱歉,我忘了大家在中學時忙著背書、解考古題、衝高學業成績,哪有那個美國時間做這種事呢?考試的作文又不需要這麼費功夫,只要把那些嘉言絕句背出來、套用一些陳腔濫調的公式,讓閱卷的國文老師認可就行了,而社會科的申論題都是有標準答案的,絕對不能有個人的意見,論甚麼論?把標準答案背出來就是了。

我說過台灣還未擺脫科舉封建和專制的陰影,因為我們上一代和這代人就是在那樣的文化中長大的。混得還不錯的,就覺得聯考那樣的遊戲規則太公平了,學而優則仕才對勁,要有房產巴結權勢才有搞頭,搞到不少人發覺大半輩子都是活在陰影下,為時已晚,但都是別人的錯和大環境的問題。

談到出路,人文社會學科其實有很多有用的東西,為什麼會沒有出路?我覺得和台灣科技業所面臨的問題類似的地方是,我們並沒有讓各領域的文化昇華,所以,淺池容不下大魚。很多人提起當年的刻苦耐勞,覺得只要肯努力就有出路,以此質疑現在的年輕人不努力。但我看到的是,要在目前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出頭,要學的東西太多,要有新的方法和具有競爭力的環境,就不要再緬懷「紅葉少棒」那種事了,還有能力和資源的話,就帶領子弟兵或是贊助他們去提升專業領域的層次,就不要只出一張嘴說當年勇來教訓子弟。

回歸到系統設計的人才的議題,關鍵也就是在文化上,在系統和晶片廠最賺錢的時候,許多人一窩蜂跳進去,削價競爭,把市場做到爛。當時進到這個產業的人,不知道有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高科技、高風險的產業,如果沒有持續精進,是沒有辦法維持榮景的。老闆和股東可以不做研發,集體壓低員工薪水,一路賺到公司賠本為止,但員工如果為了本身長遠的出路著想,值不值得為了短期利益願意陪這些老闆這樣玩呢?

或許,說「系統設計的人才在台灣是否出路越來越少」這句話的人所指的是,那個學點技術就能夠進系統或晶片設計代工廠做幾年、靠股票分紅成為科技新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點我同意,因為台灣過去靠廉價人力紅透半邊天的傳統系統產業正在萎縮中,原本在裡面的人都要想辦法轉型了,還會找新來的人去進去做老掉牙的東西嗎?

然而,系統設計的領域大得很,很多人只注意到消費性電子產業,那些系統廠多半以大資本(政府補助)買現成技術薄利多銷的策略為主,卻不知道還有很多技術門檻較高的產業,總產值雖不高,但利潤高,其實頗適合台灣發展。

有不少做較高端系統產品的業界人士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積極在搶真的懂系統軟體的人才,從國外找人才來做研發,還非常需要系統架構師來帶領研發,甚至砸大錢從大學挖學理兼備的教授和博士生來做研發。而我們實驗室有接不完的業界委託研究計畫,做高階系統研發和雲端服務的公司一直向我要人,教育部長官這兩年來不斷要我們想辦法培育更多的高階系統軟體人才和系統架構師。

這些高利潤、高技術門檻的產業,以往較乏人問津,可能是因為國人總喜歡炒短線、學生一窩蜂去大公司,想要馬上賺錢的觀念。我們看到很多值得投資研發的中長期項目,業界不甩,學生也沒有興趣。現在鼓吹年輕人搞新創,我很支持,但前提是不要短視近利,可能的話,以「以技術立身」。

高階系統人才,需要不斷學習來跟上系統的快速演進,而厲害的系統架構師往往需要多年累積的經驗來造就,這就是以技術立身。我之前在矽谷共事五年的團隊,就是一個實際的例子 [1]。

可惜的是,上述的東西,很多人沒有實際接觸過,但做過我多年的臉書朋友應該會覺得我講上述同樣的東西講到煩了...

我想,機會(出路)是保留給準備好的人的,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連門檻都進不了,還談甚麼出路?在我所看到的現在和未來,系統領域還有很多創新的空間,可以參考Gartner’s Hype Cycle [2],不過我再三強調,高科技業也是高風險業,有很多的Hype,所以要保險一點的話,還是設法提升自身的技術,才能長久勝任。

談系統人才的出路,我說到其中一種出路在於「以技術立身」的作法,持續精進技術。 很顯然,這是一種菁英的路線,不是一般人能夠走,或是願意走的路。而且,即便要走,國內有沒有這樣的管道和發揮的舞台呢?

教育部長官和業界先進要我幫忙想辦法培育菁英的系統人才,然而,我說這不是學界自己拼命努力就能做好的工作,需要產官學一起來做...

其中的產,指的是要找到真正願意投資在提升技術能力和研發高端產品的業者;官,指的是政府的經濟部、教育部、科技部,要橫向好好地協調整合,把政府的資源用在刀口上;學,就是要讓學校有足夠的資源和配套措施來推動這個。然後,這三者要能夠齊心協力來做。

有沒有可能做到呢?這是個大哉問,要看天時、地利、人和。首先,我想「天時」在台灣這邊,說來也有點難過,這是因為台灣的經濟狀況和傳統科技產業已經接近非轉不可的時刻;「地利」在台灣的原因,是因為台灣系統產業的基礎扎實,而且可以設法在中美日之間找到商機;但「人和」是當前最大的問題,雖然人心思變,但若缺乏眾望所歸的領導者,仍是難以齊心協力。

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因為資源不夠、意見不合,無法在國家層級來做這些,那就縮小格局,挑選幾個「點」開始做起,然後擴大成線和面。重點是,先要讓點成功了,才有資格談線和面,這叫做按部就班。問題是,政府在過去的施政中,常常好大喜功,而且在經費分配上往往有政治力介入,或是吃大鍋飯,有人經費太小做不了事,有人拿到經費敷衍了事。

所以,我想目前要成功培養一些系統人才的話,可能還是按部就班從小規模做起,而且政府比較適合擔任配角,不要讓政治力介入,才能務實做事。因為這裡談的是菁英人才,主要的經費應來自想升級的業界,而不是傳統的慷政府之慨的作法。我想學界有很多在系統領域務實作教學研究的老師們,要的是突破低迷氣氛以及幫學生爭取未來發展的機會,會很樂意做對的事情。

我想,以國人的智慧,上述的小規模應該有頗大的成功機會。關鍵在於「人和」,找對的人來做事,避免和稀泥式的政治操作。

不過,我知道有些人不怎麼相信「以技術立身」的想法,或許是對自己的腦袋和技術能力沒有信心,或許是對大環境不抱甚麼希望,有人覺得走門路進當紅的公司撈一筆才是機靈,有人覺得要進大公司當經理主管(之後撈一筆)才是正途,有人覺得還是早點弄到第一桶金來錢滾錢炒房產才是王道;對了,還有那些不想與狼共舞,一直在找尋越來越夢幻的小確幸的羊群們...

我不是狼,也不是羊,我屬馬的。

[1] 博士滿座的系統優化團隊
[2] What’s New in Gartner’s 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5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