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斯坦(Justin Rosenstein)是在臉書工作的工程師,他覺得和一群人數眾多、背景又多元的團隊合作,實在很累人。根據羅森斯坦的說法,他浪費很多時間在「協調如何工作」(work about work),而不是完成想做的工作。

他要花非常多的時間協調團隊成員,以確定每個人的速度都跟得上進度,而且都知道自己的貢獻符合整體的計畫。羅森斯坦大可只是浪費時間抱怨,但他選擇了和臉書團隊一起做實驗,以正面解決這個問題。

羅森斯坦在臉書大樓裡花了一年測試一個新的團隊工作軟體平台。他開發出的工具讓團隊的每一個人可以順暢溝通與合作,而不必浪費任何時間。因為實在太好用了,後來全公司都在用。由於對這個案子有更多熱情,羅森斯坦與臉書的共同創辦人莫斯科維茲(Dustin Moskovitz)離開臉書,創辦了阿薩納(Asana)公司,致力於為其他公司開發這項團隊工作管理工具。這激發了羅森斯坦的動機,要為所有類型的組織提升生產力。

一開始,羅森斯坦並沒有想要把他的解決方案變成一家新公司,然而當他對解決這個問題的熱情和信心增加時,機會就來了。這就是創造力的核心:應用想像力去解決一個問題,然後利用你的動機去進行實驗。

透過事前測試評估風險與問題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實驗機器。我們每一次說話時,就會注意聆聽別人的回應,然後調整接下來的對話內容;每一次試用新產品時,就會評估它是否符合我們的需求;每一次嘗試新口味的食物時,我們也是在實驗,確認我們是否喜歡這個口味。與其完全依賴我們天生的實驗本能,倒可以用心注意這個實驗的過程,抱持著實驗精神的態度進行實驗。我們對所要測試的思考愈多,能收集到的資料就愈多,對最後結果的調適也會愈好。

羅森斯坦與他在阿薩納公司團隊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每隔四個月,公司的每個人就要聚在一起,為接下來的月份做規畫。他們會一起進行最優先的一系列實驗,並明確評估每項實驗的風險與好處。有些實驗是很大的賭注,可能有很大的回報,但是也有很高的失敗風險;有些實驗則是針對很有成功機會的產品做些增量改進。

然而他們做的不只這些,他們會針對每個新專案進行願景練習,要虛構出未來四個月將發生的事的摘要報告。這個方法也叫做「事前驗屍」(premortem),在團隊開始著手新專案之前就會進行(和之後做的事後驗屍報告相反)。

「事前驗屍」幫助他們在開始作業之前預測到可能的問題,就能避開這些事先已經看到的問題,並為成功奠定更堅實的根基。

有一份願景報告寫著: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會慶祝盛大的成功。另一個報告則寫:這一切可能都會出錯,以及為什麼一個被提出的專案會失敗。這個方法讓所有人都參與其中,並完全了解每一個進行中實驗的可能結果,也發現了可能會出錯的環節。這個想像的過程提供一個預測成敗的機會,並在任何人掉進路上可能的坑洞之前就先解決問題。在接下來的會議中,他們不只評估成果,也評估進行的程序,並繼續實驗以達成更好的結果。

投資前的測試

「先確認做對」(pretotyping)這個術語一開始是由薩瓦(Alberto Savoia)提出,他在高科技公司帶領產品開發團隊很多年,最近成為Google的「創新倡導者」,他就是以這個身分提出「先確認做對」的概念。薩瓦觀察到,大部分的人都會愛上自己的想法,然後就陷進去,結果花了太多時間和金錢,才發現別人是否真的想要這個產品。他把「先確認做對」程序當成「投資前的測試」,以明白是否一開始就應該生產這個產品。薩瓦說:「在進行先確認做對程序時,我們會假設自己是錯的,所以我們沒有表現得很有自信,但就是要在全身投入之前,謹慎測試我們的假設。」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做產品原型的價值就是為想做的東西先做樣本。產品原型讓你可以測試各種變數,例如尺寸、重量,以及產品、網站與服務的整體使用者經驗。做產品原型所要回答的問題像是:「我們做得出來嗎?」

但萬一你一開始就做錯了呢?「先確認做對」就是要你埋頭做產品原型之前,用實驗確認自己是否在做對的事。就像薩瓦在他的書中談到「先確認做對」時說的(而它本身就是個產品原型!):「在面對一個新點子時,『先確認做對』可以讓你用產品原型的一小部分成本(可能是幾小時或幾天,而不是幾星期或幾個月;可能是幾塊錢而不是幾萬元),收集到有價值的用法與市場數據,並決定是否繼續做下去。『先確認做對』幫你快速失敗、快速復原,讓你還有充分的時間、金錢、精力與熱情去探索新的點子與方法,直到找到人們想要的東西。」

測試新點子的方法與實例

「先確認做對」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你不需要很大的動機就能著手進行快速的實驗。如果你對某個點子只有一點點決心,可以進行先確認做對程序,看看這個點子是否具有發展性。另外,由於大部分的新點子都會失敗,因此有必要愈早測試愈好,看看方向是否正確。

薩瓦提供了幾個可用來測試點子的方法:

土客工人平台(The Mechanical Turk):這個方法是用真人取代複雜的電腦操作工作。這個術語來自十八世紀末的歐洲,有一個發明家設計了一具身穿土耳其長袍、頭戴頭巾的機器人,他說這個機器人會下棋。但實際上的情形是,桌子底下有一個活生生的人在遙控這個人體模型。這個概念直到今天仍在沿用。你可以利用一些服務,例如亞馬遜土客工人平台(Amazon Mechanical Turk),將重複但只能以人力完成的工作外包出去,像是整理照片或檢視文件副本。在「先確認做對」程序中,土客工人平台也是如此,在做出複雜又昂貴的工具之前,先讓一個真人來做這件事。舉例來說,在做出複雜的照片辨識軟體之前,想知道大家是否想要這項服務,可以先花一點錢雇用一群孩子來做這件事。

假門面(The Facade):這個方法是為一個還不存在的商品或服務做廣告,以評估大眾感興趣的程度。你可以在網路、廣播或報紙、傳單上刊登測試廣告,然後看看大家是否會有反應。「回應率」(response rate)就是真正感興趣的最佳指標。經營點子實驗室(Idealab)的葛洛斯(Bill Gross)就有一個很棒的例子。幾年前,在電子商務還不普遍時,他很想知道人們會不會在網路上買車。於是他開了一個賣車網站,網站上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一頁網頁,上面的訊息顯示有很多車要賣!葛洛斯這樣寫道:「一九九九年,我們推出了汽車直購網站(CarsDirect)。在那時候,一般人並不放心在網路上提供信用卡資料;但我又想在網路上賣車。我們星期三晚上開了一個網站,星期四早上就收到四張訂單。我們趕快關閉網站(因為我們必須從零售商買來四輛汽車,並虧本賣給這四位顧客),但這件事證明了這個論點是可行的。直到那時候,我們才開始成立真正的網站與公司。」(摘錄整理自第四章)

 

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

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著;林麗雪/譯

遠流出版

售價:320元

 

作者簡介

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

史丹佛大學腦神經科學博士,現為史丹佛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也是「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執行長,教授創造力、創新和創業精神課程。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