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才走馬上任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同時也是國科會新科主委的吳誠文今天(5/22)攜國科會三位副主委,政務副主委林法正及陳炳宇,還有常務副主委陳宗權,宣示未來國科會新團隊除了鼓勵科研發展,也將和其他部會合作協助國內產業,不只科技業,包括傳統產業,運用半導體產業優勢及AI等科技,加速產業均衡發展及智慧化應用。

吳誠文為臺大電機系畢業,擁有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過去曾擔任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成功大學副校長、清大副校長、清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長時間從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工作,他也曾在工研院任職,擔任資通所所長、系統晶片科技中心主任、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熟悉積體電路等半導體專業領域。

吳誠文首先提到,他上任的重要任務,過去半導體產業支撐臺灣的經濟,在我國科技及經濟成功發展基礎上,是否能讓全民感受到社會、文化、產業提升,未來國科會將會與經濟部等其他部會合作,不只是協助大型科技公司發展,也要幫助傳統產業及各行各業,在臺灣的科技實力之下,更均衡快速發展,其中產業及區域的均衡發展也是賴總統的理念,不只是注重科技,更利用科技協助全民健康及文化的均衡發展。

他表示,基於環境、永續、淨零碳排等議題,背後需要有效率的能源使用,因此由具有電力、電網專業背景的前國研院院長林法正擔任國科會政務副主委,借助他的專業,在既有的半導體產業優勢下,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較缺乏的功率半導體,有助於促成電網智慧化,以及智慧電動車輛產業發展。

從前任主委吳政忠開始,國科會推動產業的智慧化發展,吳誠文表示,接下來新團隊仍會持續推動國內AI發展,在學術界、產業界協助開發新的AI技術之外,也能有效推動AI的產業應用,協助各行各業發展,因此邀請具有AI電腦視覺專業的臺大國創新設計學院院長陳炳宇擔任國科會政務副主委。

儘管兩位政務副主委分別專精電力電網發展、AI專業等工程領域,但吳誠文也強調國科會仍會長期穩定協助國內產學研的基礎及前瞻研究,並讓研究開發成果能夠落地。

加速產業的數位及智慧化轉型

另外,國科會轄下管理竹科、中科、南科三大科學園區,未來不只聚焦在區域均衡發展,也會和經濟部等跨部會合作,共同推動產業數位轉型及智慧化;吳誠文進一步指出,國科會將和經濟部、教育部等合作,通過國內學界、許多科技大學的人力,有足夠能力協助產業發展,具體的相關計畫將會在3個月內提出。

至於國科會與行政院先前提出的晶創臺灣計畫,以10年挹注3,000億元經費,運用我國半導體的晶片製造、設計、封測優勢,結合全球興起的生成式AI,加速AI在各產業的應用。吳誠文表示,今年晶創臺灣計畫開始推動,國科會將會持續精進,讓國內半導體製造、IC設計更上一層樓。

吳誠文也強調新政府的均衡產業發展政策,未來對半導體產業的協助,不會只有大型半導體業者,以IC設計為例,國內IC設計除了大型公司,仍有許多小型IC設計業者,這些業者承接國外IC設計需求,他以棒球運動為例,個人的突出表現無法贏得比賽,需要結合投手、游擊手、打者形成團隊才能贏下比賽。未來推動產業均衡發展,也會向外,向國際市場發展。

至於產業的智慧化發展也要均衡發展,不只是科技業,還包括傳統產業,曾在技職教育現場的吳誠文以我國傳統產業中具代表性的工具機為例,雖然CNC工具機與軟體有關,但工具機仍屬傳統機械製造,未來如果能朝智慧化發展轉型,將可轉型為智慧機械製造。

面對國內少子化,勞動人力短缺,吳誠文也提供他的看法。他認為,除了美國因移民增加人口,少子化已是全球經濟發展成熟的國家的共同問題,我國產業,不管是傳統產業或高科技產業都面臨少子化帶來的人力不足問題,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除了政府設法提升生育率,引進外籍勞工容易引發爭議,未來或許可從教育著手,讓非本科人力,接受再教育,來滿足產業的專業人力需求。此外,少子化也意謂需要更少的人力來完成更多的工作,AI能夠起到輔助的作用,擴大AI的產業應用也能緩解人力短缺的衝擊。

國科會政務副主委陳炳宇表示,先前政府規畫中的AI基本法,考慮AI技術發展快速,需要凝聚各界意見,政府研擬的AI基本法應用會在今年內公布。另外,先前國科會推動的TAIDE計畫,在新的國科會主委、副主委上任後,未來也會繼續支持。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